门尼粘度仪 型号: UM-2050
门尼粘度仪的用途
1、在相同配方的情况下,门尼值高时,物性,门尼值低时,物性较差;
2、门尼值高,对拉力及撕裂有补强效果。门尼值低则相反,如在鞋底配方中,低门尼的配方往往容易“跑”色;
3、各配合剂分散良好时,门尼值会下降。分散不好,则耐磨性较差;
4、门尼值低,伸长率高时,耐磨性好一些;
5、门尼值用来控制加工性。加工性良好,可保证胶料流注模子内每个角落,而且各种有色胶料的加硫较易掌控,可减少废料;
6、门尼粘度仪和硫化仪在量测原理和机械结构上的不同。前者在检测粘度值(VISCOSITY),表征胶料流动性;后者在测胶料的刚性(STIFFNESS)。门尼值大,其ML(硫化仪上的低扭矩)值不见得大。两仪器有互补作用,无法以硫化仪*取代门尼粘度仪;
7、炭黑颗粒大小以及填充数量、软化油的用量、硫化剂的份量、炼胶时间等均会影响到硬度、拉力及门尼值。换言之,控制适当的门尼粘度值可以帮忙掌控橡胶硬度和拉力。
8、门尼粘度仪可以检查买入之原胶或代工者送来之胶料,其门尼值是否符合采购规定。
9、应用门尼粘度仪可以了解工人是否依照规定做好素炼,也可以了解线上之胶料是否符合加工条件例如是否太硬或太软,以预先补救。
主要特点:
优肯(U-CAN)门尼粘度仪UM-2050除了能提供门尼粘度测试模式和焦烧测试模式外,还可以准确地提供门尼应力松弛曲线。
门尼应力松弛曲线:
门尼应力松弛之功用:
传统之门尼粘度仪只提供门尼粘度值供加工之参考,但以现阶段之加工要求这是不够的,因为门尼粘度只是加热之后橡胶的流动性,但是外力消失后之回复速度并无法得知,唯有透过应力松弛曲线才得以更控制加工物之尺寸。经由实验证明有很多的合成物门尼粘度值一样,但是加工之后尺寸仍不易控制,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应力松弛之不同造成。
门尼应力松弛之定义有二种:
在门尼测试测量之后于同一试片上进行的测试,是于测试完成转子快速停止转动后(0.1秒)一设定时间内之门尼粘度输出值之幕定律衰减。
同上于转子快速停止转动后30秒时所保持之门尼扭矩的百分读数。
其中提供的数据名词解释如下:
a:应力松弛斜率
A:应力松弛测试开始之时间(t0)至结束之时间(tf)内松弛曲线之投影面积。
k:为1s时之扭力值。
技术参数:
(1)制造规范:依照ASTM -D1646、JIS -K6300、GB-1232、ISO-289
(2)电脑DELL或ACER品牌机和彩色喷墨列表机一台。
(3)软件:采用窗口 (Windows) 操作系统,采用中文显示。
(4)电压:AC220 ±10%,50 ±3Hz,7安培、单相;
(5)温度范围:室温― 200℃;专门定货时,可提供更高温度。
(6)温度准确度:温度误差 ±0.3℃以内。
(7)转子周期:每分钟二转。
(8)黏度值单位:M ( = 0.735 磅--吋 )。
(9)黏度值(Y轴)范围: 0--200M依使用者任意设定。
(10)大负载:250M
(11)作图速度(X轴):依买方需要,可以任意设定。
(12)转子:大小各一个。
(13)风压:5公斤/平方公分或103Psi(空压机由买方自备)。
(14)标准配件:大小转子各壹支,2公斤重之校正砝码两枚,铜棒壹支,铜刷壹支,橡胶密封圈拾枚,保险丝5个,列表机纸500张。
功 能 :
(1)曲线—
a、门尼黏度值曲线
b、早期焦烧之曲线
c、应力松弛值曲线
d、焦烧速率曲线
e、软化速率曲线
f、上下模腔温度曲线。
g、应力松弛线性回归分析图。
(2)粘度值数据—
a、在门尼粘度测试后30秒之低粘度值(ML),及ML1+4、ML1+8、MS1+4、MS1+8或任意时间之粘度值(MF)
b、在焦烧测试时之低粘度值(ML)及第二个焦烧点的粘度值(MF)
c、任意两个焦烧点的粘度值
d、应力松弛值(以M做单位)
e、应力松弛线性回归分析值。
(3)时间数据—
a、大转子T5及T35的焦烧时间,小转子T3及T18的焦烧时间
b、任意二个焦烧点的焦烧时间
c、应力松弛时间
(4)设定管制界限—
可使用粘度值和焦烧时间二种标准,设定双重管制界限,出界限则自动打印出来。
选择附加功能:
(1)制程能力统计分析功能(简称SPC软件)
a.储存高及低(ML及MF)或其他任意二个黏度值,T5及T35或其他任意点焦烧时间、应力松弛时间及盈利松弛值。
b.将上述数据做统计分析,提供平均值管制图、个别值与移动全距管制图、直方图、常态分配图。
c.将产品以上述数据做等级筛选,归类为甲级、乙级和不合格等三种等级。
(2)优选 化配方及实验设计之功能(简称UCAD软件)
a.当配方发生单项药品或多项药品更动时,本软件可就更动后新配方药品与物性之间的影响变化加以分析,使配方优选容易进行。 b.本软件的数学模型可以安排实验点在实验空间分布的合理化,以减少实验次数,但仍充分获得有效数据。
c.本软件透过各项方程式,可在制品物性要求、成本、制造技术可行性三者间取得 组合,亦 配方。